金笛工业手机论坛  

返回   金笛工业手机论坛 > 行业应用 > 行业的笛声

行业的笛声 金笛无线在各行业的应用案例。

回复
 
LinkBack 主题工具 显示模式
旧 2010-01-05   #1 (permalink)
论坛管理员
 
admin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9-06-30
帖子: 861
admin 的声望功能已被禁用
默认 湖南省地震局“十五“前兆台站建设与施工技术标准【转】

湖南省地震局“十五“前兆台站
建设与施工技术标准
根据中国地震前兆台网技术规程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我省前兆台站建设与施工技术标准,各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

一、技术依据
1、技术标准与规范(法规依据):
国家标准(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2004);
行业标准(各类台站建设规范,20032005);
相关技术规范(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2001)。
2、其它依据
前兆台网技术规程(网络工程中心编,20057月)。

二、观测设施
1、地下流体观测设施
1.1 观测井
1.1.1技术要求
a) 观测井深应优先考具有承压的未开采含水层,深度应大于100m
b) 井孔直径应在0.100.30m之间,考虑地质条件,满足变径要求。
c) 井孔上部含水层应严格止水。
d) 应根据含水层的岩性对松散岩层安装过滤器。
1.1.2施工要求
a) 钻井过程中,应按实际岩性变化进行记录与采样。
b) 钻井过程中,对揭露出的各个含水层应详细记录其分布深度、厚度与岩性等特征,测量其静止水位、出水量、井水温度等基本参数。
c) 完钻之后,应洗井。
d) 成井之后,应按GB/T 19531.42004 《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4 部分:地下流体观测》中附录B 的要求进行抽水试验,并按其附录C 的要求进行抽水影响半径的计算,同时还应进行观测层渗透系数的计算。
e) 抽水试验时,应取水样并进行水质分析。发现井水具有侵蚀性与有害气体时,还应另取专用水样并进行相关测试。
1.2 井口装置
1.2.1水位、水温观测井孔井口装置
a) 不同类型的观测井,应按下表的要求设置井口装置。
1-1 不同类型观测井的井口装置选配表
井口装置
观测井类型
非自流井
自流井
20
20~60
20
20~60
60
传感器固定装置
泄流装置
×
×
测压管
×
×
副井管
×
×
×

注:●需要安装;○井水温度大于等于40℃时需要安装;×不需要安装。
b) 水位和水温观测井,都应安装传感器固定装置。
c) 井口水头大于3m的自流井,宜安装泄流装置。
d) 井水温度高于40的自流井,宜设副井管装置。
e) 观测动水位的自流井,应在泄流管上设置测压管。
1.2.2气氡、气汞观测井孔井口装置
a) 自流井采样引流管与泄流主管的流量比应小于0.25
b) 对多个出水口的泉点应选择流量较大的出水口为引水—采水点,优先考虑将引水管道直接插入岩石出水部位。
c) 脱气引水管道中应保持满管流水。
d) 脱气引水管道长度应小于10m
e) 脱气量应达到测量仪器气体流量的指标要求。
f) 从脱气装置至观测仪器之间连接的气路管道总长度应小于2m
1.3 井房及观测室
1.3.1技术要求
a) 井房(泉房)与仪器室相邻,用隔墙严格隔开;对于具有腐蚀性或有害组分的井(泉)应另建井(泉)房。
b) 单测项单井(泉)房和观测室总计面积应不小于12m2
c) 观测室建筑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i 井(泉)房建筑面积应不小于4 m2
ii 仪器室建筑面积应不小于8m2
iii 仪器室:高度不低于2.7m
iv 外墙立面:粘白瓷砖或白色涂料。
v 内墙立面:白色涂料,地面:防滑地板砖。
vi 观测室具有抗震、防盗、放火、防洪、防潮、防尘等功能。
vii 寒冷地区应具有保暖措施,室内温度应在540之间。
viii 抗震设计应符合GB 50011-2001 中对乙类建筑的要求。
ix 防雷设计应符合GB 50057-94 中对第二类工业建筑物的要求。
1.3.2施工要求
按照普通建筑物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建设。
2、地磁固定台站观测设施
地磁固定台站的观测墩、记录墩、方位标、监测桩及绝对观测室、相对记录室、质子矢量磁力仪观测室、比测亭等观测设施的技术与施工要求遵照地震行业标准DB/T9-2004《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磁台站》。
3、地壳形变固定台站观测设施
3.1技术要求
1、观测场地距断层破碎带的距离应大于等于500m。
2、地基岩体坚硬完整、致密均匀。
3、地基岩层倾角应小于等于40°。
4、拟建洞室的山体顶部地形平缓、对称,宜有植被或黄土覆盖。
5、观测场地不宜选在风口、山洪汇流处;移动沙丘、泥石流、滑坡易发地段;岩溶发育和易遭雷击区。
6、距干扰源距离大于规范要求。
3.2施工要求
3.2.1仪器墩
1、仪器墩由花岗岩、大理岩、灰岩岩石加工而成,用水泥砂浆将其与墩基平面接触粘接。
2、应建倾斜、应变观测仪器整体密封小腔体。
3.2.1.1基线式仪器墩的要求
1、倾斜、应变仪器共墩设置时,仪器墩的尺寸:长065m,宽040m
2、倾斜、应变仪器单独设置时,仪器墩的尺寸:长040m,宽040m
3、仪器墩高出地面的距离应小于等于030m
4、仪器墩墩面平整,高差小于等于2 m m
5、同分量两仪器墩墩间高差小于等于3m m
6、仪器墩周围设隔振槽,槽深030m,槽内填细砂,槽面沥青覆盖。
3.2.1.2基线式仪器支墩的要求
1、仪器墩之间按150m间隔设置支墩,但第1号支墩与仪器墩间距应小于等于1
2、仪器支墩的尺寸:长040m,宽020m
3、仪器支墩与仪器墩间高差小于等于5mm
4、应变仪支墩由岩石或混凝土构成,周围设隔振槽,槽深030m,槽内填细砂,槽面沥青覆盖。
5、倾斜仪支墩可用砖砌,可不设隔振槽。
3.2.1.3摆式仪器墩的要求
1、仪器墩尺寸:长160m,宽10m
2、仪器墩高出地面的距离应小于等于030m
3、仪器墩墩面平整光滑,高差小于等于5mm
4、仪器墩周围设隔振槽,槽深030m,槽内填细砂,槽面沥青覆盖。
3.2.2观测室
3.2.2.1洞室结构
1、洞室应是开凿的专用山洞,也可利用现成的山洞,由引洞和仪器室两部分组成。
2、洞室截面尺寸:高大于等于26m,宽大于等于22m,洞室顶部呈半圆形。
3、洞室的地面应内高外低,坡度应在1500-1200之间。
4、洞壁两侧应设排水暗沟。
5、洞室岩壁应完整、无剥落或掉石,否则应被覆。
6、宜用四道以上船舱密封门密封观测室。
3.2.3仪器室
3.2.3.1仪器室的布局
——倾斜观测按南北、东西两分量布设,若受场地限制,两分量夹角可在60º120º之间;
——应变观测按南北、东西两分量布设,若受场地限制,两分量夹角可在60º120º之间;应变观测,宜布设第三分量;
——同分量仪器墩之间应无断层。
3.2.3.2 覆盖厚度要求
——仪器室的顶部覆盖厚度应大于等于40m,若地表有黄土覆盖层,顶部覆盖厚度也不应小于20m
——仪器室的旁侧覆盖厚度应大于等于30m
——利用已有山洞的观测室,覆盖厚度参见附录C
3.2.3.3尺度要求
——基线式仪器室,长大于等于10m,宽2m,高25m
——摆式仪器室,长大于等于3m,宽2m,高25m
3.2.3.4 室温要求
——日变幅应小于等于003ºC
——年变幅应小于等于05ºC
3.2.4电缆布设要求
交流电网线与仪器信号电缆应分开布线。
3.2.5记录室
1、记录室宜建在洞口或设在引洞内,距仪器室的距离应小于200m
2、洞口记录室建筑面积应大于40m2
3、记录室室温5ºC30ºC,相对湿度小于等于80%。
4、应防尘。
5、供电
不间断[220×(1±10)]V交流供电。
3.2.4.辅助设施
3.2.4.1综合观测墩
综合观测墩的设置应达到以下要求:
——在记录室外开阔地埋设一个综合观测墩,墩的尺寸:长04m,宽04m,高12m
——综合观测墩的埋深参照GBl28971991A53ab的规定;
——综合观测墩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材质及混凝土施工要求参照GBl28971991A6的规定;
——综合观测墩墩面设置强制归心盘,靠近地平处设置水准标志。
3.2.5气象要素(气温、气压和雨量)观测装置
台站应设置气象观测百叶箱、量雨桶等装置。
详细见地震行业标准DB/T8.2-2003《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形变台站1 部分:洞室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

三、、台站前兆系统技术与施工要求
3.1 集成模式
3.1.1信息节点台站
3.1.1.1 有线接入模式
前兆观测设备与台站局域网集线器间铺设光纤或双绞线的,若观测设备与台站局域网集线器距离不大于100m 时可以采用5 类或超5 类双绞线直接接入,距离大于100m、小于500m 时,可采用5 类或超5 类双绞线通过网络延长器接入或通过交换机中继的方式接入。距离大于500m 时,可采用具有VPN 功能的GPRS CDMA 接入,也可采用扩频微波、超短波电台或卫星通信的模式接入。
3.1.1.2 无线接入模式
观测设备与台站局域网集线器间不具备铺设光纤或双绞线条件的,可采用具有VPN 功能的GPRS CDMA 接入,也可采用扩频微波、超短波电台或卫星通信接入。
3.1.1.3 测点接入模式
前兆测点与台站局域网集线器间不具备铺设光纤或双绞线条件,也不具备采用扩频微波和无线电台接入的,可采用支持VPN GPRS CDMA 传输方式,也可采用有线拨号或ADSL传输方式。
3.1.2非信息节点台站
3.1.2.1 通信平台模式
具有多个测项的台站,参照地震信息节点建设技术要求。
3.1.2.2 直接传输模式
单个测项的台站,参照信息节点台站的观测设备接入到台站局域网的技术要求。
3.2 避雷系统
3.2.1建筑物避雷
建筑物必须按GB50057-94 中规定的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要求设计避雷系统。
3.2.2仪器安全接地
仪器外壳以及设备放置仪器箱可靠接地。
3.2.3传输线路避雷
数据传输线路(包括数据传输专线、IP 传输网线、GPS 天线馈线、无线传输天线电缆线)上应安装信号避雷器,避雷器接地可靠;连接处接触良好,抗腐蚀。传输线大于10m 应加屏蔽接地套管或挖沟埋地。
3.2.4供电线路避雷
台站供电线路避雷输入端应采用两级以上避雷方式,安装电源避雷器。避雷器接地小于4 欧姆。供电电缆入室前15m 须用铠装电缆埋地或者用金属套管屏蔽(铠和金属套管必须接地良好)。
3.3 供电系统
采用交流和直流同时供电、相互备份方式供电,技术要求为:
a) 交流输入电源按照本规程之7.6.4的要求采取避雷措施。
b) 当外线路交流电源停止后保证8 小时以上在线供电能力。
c) 交流输出220V±10%,直流输出10.613.6V
3.4机房
参照参照《中国地震信息服务系统技术规程》的关于直属单位地震信息节点机房建设的技术要求。




湖南省地震局
“十五”网络项目学科组



附录A
前兆台网专用观测设备共性技术要求
.1 设备运输
a) 能够在环境温度为-4050以及小于90%相对湿度条件下运输。
b) 包装外形、材料、标志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c) 须有达到国家相关运输抗振标准的专用运输包装,保证设备运抵交货目的地能正常运行。
.2 运行环境
a) 供电电源:220V(200V240V)50 赫兹交流电源和12V(9V18V)直流电源,交流直流自动切换。
b) 工作环境:温度为-1040,相对湿度为不低于85%
.3 设备封装
a) 所配备的电源、通信等插头(座)以及其它连接器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通行技术标准,并应配有相应的连接电缆、插座或插头等配件。
b) 主机外形尺寸应能够安装在19′标准机柜内,人工观测和流动观测设备除外。
.4 网络通信
设备通信接口、通信协议、产出数据和运行功能等须符合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的《地震前兆台网专用观测设备网络通信技术规程》,人工观测和流动观测设备除外。
.5 集成环境
设备需要根据台站实际通信条件采用相应的通信链路,通过设备以太网接口接入到台站局域网,响应台站集成系统的监控,人工观测和流动观测设备除外。
.6 安全体系
设备接受“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的统一网络安全设防。设备本身必须根据有关国际、国家和地震行业标准或规范采取网络安全的措施,人工观测和流动观测设备除外。




附录B
前兆专用观测设备安装基本流程
.1 前期准备
a) 先期落实专用设备观测的安装、工作条件。
b) 建设完成符合本规程技术要求的观测设施。
c) 准备好必要的安装工具、辅助材料。
d) 准备好专用设备的运行集成环境,包括可能需要的网络通信平台、IP 地址规划与分配、安全设防条件等。
.2 开箱检查
a) 检查装箱设备型号、件数及规格是否与定货合同相符;箱内设备及附件是否与装箱清单一致。
b) 检查仪器外形是否有损伤。
c) 检查设备出厂合格证书、产品检测证书、测试及校准(标定)报告等质量证明材料和设备电原理图、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是否齐全。
d) 检查设备上电能否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3 安装与调试
a) 按照设备说明书要求和流程安装设备,调节和调试各个部件,设置相关工作参数,使设备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b) 完成观测设备与台站信息节点(或区域前兆台网部)的网络通信连接,保证设备网络通信正常可靠。
.4 运行功能与性能检查
a) 根据设备订货合同的通信功能要求逐项检查设备运行功能是否正常。
b) 检查现场操作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c) 依据各种观测设备特性,考察一定时间段的观测数据是否符合实际,初步判定设备基本性能是否正常。
.5 安装结果记录
安装结果以表B-1“前兆专用观测设备安装结果记录表”的形式表述。
表B-1 前兆专用观测设备安装结果记录表
台站情况
名称及代码
备注
地点
经纬度


安装
情况
安装单位
安装人员
乙方
甲方
安装起始时间
安装结束时间
设备
情况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生产厂商
生产日期




观测装置参数
名称
参数值
工作参数
名称
参数值
其他描述信息
功能检查
名称
正常(否)
性能初步判定
名称
正常(否)
其它事项



附录C
利用已有山洞的观测室覆盖厚度下限值参考
admin 当前在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回复

书签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0 位会员和 1 位游客)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发表回复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启用 B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符号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Trackbacks are 启用
Pingbacks are 启用
Refbacks are 启用



所有时间均为北京时间。现在的时间是 10:57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8.3
版权所有 ©2000 - 2024,Jelsoft Enterprise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