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笛工业手机论坛  

返回   金笛工业手机论坛 > 金笛短信服务 > 售后服务专区

售后服务专区 金笛软硬件产品的售后技术支持。

回复
 
LinkBack 主题工具 显示模式
旧 2015-10-26   #1 (permalink)
论坛管理员
 
admin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9-06-30
帖子: 861
admin 的声望功能已被禁用
默认 AT+CNMI的使用

class存储终端网络手机
MT VS TE

移动台(MS):它包括移动设备(ME)和用户识别模块(SIM)。根据业务的状况,移动设备可包括移动终端(MT),终端适配功能(TAF)和终端设备(TE)等功能部件。从上面可以看出 ME 的 概念最大,它包括 MT 和 TE 。MT 完成无线传输和相关功能。TE 完成端到端应用。可以这么理解,MT 指的是我们手机,而 TE可以是笔记本电脑之类的。TE也可以是PDA、普通桌面电脑或其他传统的终端等设备。比如我以前用笔记本电脑通过RS-232连接Moto A388手机使用GPRS上网,这里笔记本电脑就是TE,Moto A388就是MT,再加上MS里面的SIM卡(UIM),就可以实现上网的功能了。TE提供了用户界面,用户通过TE实现对网络的访问。MT提供了访问网络的物理连接能力(GSM+GPRS),UIM提供了用户识别等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TE是可以独立于MS的设备,主要是提供一个用户界面,只要它可以以某种方式与MS连接(RS-232、蓝牙、红外、Wi-Fi...)就行。当然MT也可以直接提供用户界面(也就是我们手机的小屏幕),用户不是用TE也可以浏览网络。TE不是必须的。



短消息类(class)的概念:根据指定储存的位置,短消息分为class 0 – 3四个类.也可以不指定类(no class),由ME按默认设置进行处理,存储到内存或者SIM卡中.在TPDU的TP-DCS字节中,当bit7-bit4为00x1, 01x1, 1111时,bit1-bit0指出消息所属类:
00 – class 0:只显示,不储存
01 – class 1:储存在ME内存中
02 – class 2:储存在SIM卡中
03 – class 3:直接传输到TE

GSM Modem一般都支持一条"AT+CNMI"指令,用于设定当有某类短消息到达时,如何处理它 - 只储存在制定的内存(易失的/非易失的)中;先储存后通知TE;直接转发到TE,等等.

AT+CNMI指令语法为:
AT+CNMI=<mode>,<mt>,<bm>,<ds>,<bfr>

<mode>控制通知TE的方式.
0 - 先将通知缓存起来,再按照<mt>的值进行发送.
1 - 在数据线空闲的情况下,通知TE,否则,不通知TE.
2 - 数据线空闲时,直接通知TE;否则先将通知缓存起来,待数据线空闲时再行发送.
3 - 直接通知TE.在数据线被占用的情况下,通知TE的消息将混合在数据中一起传输.

<mt>设置短消息存储和通知TE的内容.
0 - 接受的短消息存储到默认的内存位置(包括class 3),不通知TE.
1 - 接收的短消息储存到默认的内存位置,并且向TE发出通知(包括class 3).通知的形式为:+CMTI:"SM",<index>
2 - 对于class 2短消息,储存到SIM卡,并且向TE发出通知;对于其他class,直接将短消息转发到TE:+CMT:[<alpha>],<length><CR><LF><pdu>(PDU模式)
或者+CMT:<oa>,[<alpha>,]<scts>[,<tooa>,<fo>,<pid>,<dcs>,<sca>,<tosca>,<length>]<CR><LF><data>(text模式)
3 - 对于class 3短消息,直接转发到TE,同<mt>=2;对于其他class,同<mt>=1.

<bm>设置小区广播
0 - 小区广播不通知
2 - 新的小区广播通知,返回+CBM:;length;;CR;;LF;;pdu;
3 - Class3格式的小区广播通知,使用bm=2格式

<ds>状态报告
0 - 状态报告不通知
1 - 新的状态报告通知,返回:+CDS:;length;;CR;;LF;;pdu;
2 - 如果新的状态报告存储到ME,则返回:+CDSI:;mem;,;index;

<brf>
1 - 始终为1


由于SIM卡只有1万到10万次的读写次数和10-15条短消息的存储空间,而且SIM卡上短消息读写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最好使短信息不经过SIM卡读写,直接发送至TE终端,可以设置:
AT+CNMI=2,2,0,1,1
短消息类(class)的概念:根据指定存储的位置,短消息分为class0-3四个类,也可以不指定类别(no class),由移动设备按默认设置进行处理,存储到内存或者SIM卡中.在TPDU的TP-DCS字节中,当bit7-bit4为00x1、1111 时,bit1-bit0指示消息所属类.
00 - class 0,可直接显示.
01 - class 1,默认储存在ME内存中.
02 - class 2,储存在SIM卡中.
03 - class 3,可直接传输到终端设备TE.
默认的短消息存在SIM卡中,无类别的短消息通常也存在SIM卡中.

在程序中具体实现时,使用mode=2, mt=1,比较简单.对所有类型的短消息,只要在收到ME送来的"+CMTI"通知后,用"AT+CMGR"指令读取消息内容就行了.TE与ME之间的通信过程,举例如下:

(初始化)
AT+CNMI=? (查看能支持的设置范围)
+CNMI: (0-2),(0-3),(0,2,3),(0,1),(0,1)
OK

AT+CNMI? (查看当前设置)
+CNMI: 0,0,0,0,0
OK

AT+CNMI=2,1 (设置为mode=2, mt=1)
OK

AT+CNMI? (再查看当前设置)
+CNMI: 2,1,0,0,0
OK

(过了一段时间,有一条消息到达)
+CMTI "ME",8 (通知:消息已经存储在ME内存中,序号为8)

AT+CMGR=8 (读第8条消息)
+CMGR: 8,27
0891683108200505F0240D91683158812764F80000402052110373800741E19058341E01
OK

AT+CMGD=8 (删除第8条消息)
OK

还有一种方式mode=2, mt=2也很令人感兴趣.在这种方式下,除了class 2外,消息不存储,直接转发到TE.需要处理消息通知和内容两种情况,复杂一些.但如果发送方也由程序控制,可以只发no class或class 1的消息,这样不存储在接收方ME内存(一般是闪存,非易失性的)中,肯定能延长它的使用寿命.TE与ME之间的通信过程,举例如下:

AT+CNMI=2,2 (设置为mode=2, mt=2)
OK

(过了一段时间,有一条消息到达)
+CMT: ,26
0891683108200505F0040D91683158812764F8000840205211639180064F60597D0021



//mg323
AT+CPMS?

+CPMS: "SM",50,50,"SM",50,50,"SM",50,50 (<mem1>,<used1>,<total1>,<mem2>,<used2>,<total2>,<mem3>,<used3>,<total3>)

OK



AT+CNMI?

+CNMI: 0,0,0,0,1//上电默认值



AT+CMGL=4

+CMGL: 1,1,,160
0891683108200065F5640DA1015668887055F1000821600351931223。。。







+CMGL: 50,1,,156
0891683108200075F12405A15915F1000821707051123。。。

OK



//删除第50条

AT+CMGD=50

OK


AT+CMGL=4
+CMGL: 49,1,,133
0891683108200075F1240CA1015657618028000821707051408323。。。

OK



AT+CMGD=?

+CMGD: (1-50),(0-4)

OK



//删除所有短信

AT+CMGD=1, 4

OK

//没有了
AT+CMGL=4

OK



//收到上报

AT+CNMI=2,2,0,0,1

OK

+CMT: ,23
0891683108707515F0240D91688129769671F800002180135194632303B1580C



AT+CPMS?

+CPMS: "SM",1,50,"SM",1,50,"SM",1,50

OK

//总可存50条 存了1条 位置SIM卡
__________________

让世界倾听我们的笛声
admin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
回复

书签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0 位会员和 1 位游客)
 
主题工具
显示模式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发表回复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启用 B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符号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Trackbacks are 启用
Pingbacks are 启用
Refbacks are 启用



所有时间均为北京时间。现在的时间是 08:23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8.3
版权所有 ©2000 - 2024,Jelsoft Enterprises Ltd.